電腦玩物最新文章●如何利用Gmail Tasks工作表規劃郵件分工處理流程?心得分享 |
- 如何利用Gmail Tasks工作表規劃郵件分工處理流程?心得分享
- BleachBit 跨平台清理系統軟體,釋放磁碟空間與刪除隱私資料
- Google Cache Continue Redux 繼續閱讀Google頁庫存檔網頁
如何利用Gmail Tasks工作表規劃郵件分工處理流程?心得分享 Posted: 06 Jan 2011 07:25 AM PST 什麼是Gmail的工作表(Tasks)?就是在左上方清單中,位於郵件、通訊錄下方的那個項目。這是一個很有用的小功能,你可以拿它當作單純的記事板或待辦事項清單,而我則利用它來分流各種不同類型的待辦郵件,並且和Google日曆的行程整合管理。 今天我想拋磚引玉,分享自己使用Gmail工作表的方法,而一個好的工具當然不會只有一種用法,也希望對這個小工具有所心得的朋友,能一起來分享交流一下。 我自己在處理郵件時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每天都會接收到來自不同工作項目的多封郵件,我不可能在接收郵件的當下把所有事情辦完,而且有些來信要求的項目可能還是指定某幾天後才能處理的。 這時候面對這些來自不同專案與對象、擁有不同應辦時間,當然也各具不同急迫性的郵件,我應該拿它們怎麼辦?
此時,Gmail的分類過濾、優先收件匣已經無法滿足「動態流程」的控管需求,因為一封「等待處理」的郵件,它會不斷改變自己的屬性,例如從未辦、待辦變成已辦,也可能從還剩一天、今天完成到逾期,甚至還可能在不同工作專案中轉換,這種變化性的彈性管理,就不是單純分類可以勝任的,而必須使用到「工作表」。 所以我自己習慣每天早上收信,然後把需要處理的郵件依據各自的專案,先分流到工作表上的不同清單,並且排定是不是要今天處理,或是等以後處理。 接著我會把需要今天處理的郵件,放入一個專屬的「今日事」清單。這樣做的好處主要有兩點:第一點是可以更加集中且專注;第二點則是能夠更好的和Google日曆搭配。 下面我就簡單的分享一下實際的操作流程。
分類篩選還是有必要的,我會在大方向上過濾特定郵件,例如來自工作相關夥伴的郵件、來自家人的郵件、來自部落格的回應等等。 但是光在「Work」這個分類中又會包含了不同案子的郵件,這時候應該增加新的、更細的過濾規則嗎?雖然Gmail現在有「階層式分類」的功能,可以規劃出母資料夾、子資料夾,但對我個人來說這不是很有效率。 因為進行中的工作專案大多是短期的,當這個案子結束後,這個分類就沒用了,加上Gmail篩選功能在建立上很簡單,在後續管理上卻比較麻煩一點,所以我會傾向只針對長效性需求建立大分類。 而大分類底下會不斷出現、不斷結束的各種細部需求,就交給工作表來分類管理。
有些工作郵件是當下處理完成後,就可以不用理它了,那麼這種郵件就是當下處理完就好,不用做任何後續動作。 但是有些郵件可能要「稍後才處理」,或者有些重要郵件可能「以後需要備查」,這兩種郵件我都會加入Gmail工作表中。 只要進入該封郵件,選擇上方的〔更多動作〕-【新增至工作表】即可。 加入工作表的郵件都會附上原始郵件標題與連結,這樣一來,以後只要經由工作表,我就能快速找到並開啟這些需要的郵件。
另外透過工作表左下方【動作】選單,我可以使用縮排、上下移動等功能,簡單排版郵件的重要性。 這個功能我不常用,但偶爾如果有某封非常重要、很常取用,或是絕對要記住的郵件,就可以利用這樣的小功能來強調它的排序。
工作表真正的好處就是可以很快速的新增、刪除大量清單,這樣在安排工作的細部分類時就會有效率的多(比調整篩選器設定要快)。 只要利用工作表右下方選單裡的【新增清單】,我可以幫同時進行中的工作專案建立不同的清單,並且把專案相關的郵件保存到相應清單中。 回到步驟02的地方,例如我先打開「專案A清單」,這時選擇將郵件【新增至工作表】的話,這封郵件就會自動加入專案A清單中。
現在我已經看完今日郵件,並將需要處理、需要備案的郵件都依據它們的工作類型分類好。然後我會開始瀏覽每個工作表清單,找出「必須今天處理」的郵件。 我自己的體會是要「先收集」、「後處理」,而不要把兩個動作混在一起,尤其在遭遇非常大量資訊時,更應該先集中心力做好「有效收集分類」的動作,然後才從這個過濾後的資訊庫中「統整安排」你要處理的項目(Google Reader、Evernote都是先收集、後處理最好的範例)。 當我確定這封郵件就是要今天處理完時,我會進入這封郵件的【編輯詳細資料】頁面(點擊〔Shift〕+〔Enter〕),然後將它的完成日期訂為今天。
當然,我們也可以把一封郵件的處理日期訂為明天、後天或任何一天,但我自己通常就是只設定「今天要處理的郵件」,其它除了有非常確定哪一天要處理的郵件,要不然我通常都不會先設定日期,而是在每天早上的郵件收集整理中,再確定「今日要處理」的項目即可。 這樣做是因為如果預先排了好幾天要處理的郵件,若是後續的變動非常大(而且通常一定會有變動),反而浪費了原先排程所花的時間,又要多花後續改動的時間。還不如就是每天早上,把今天要處理的項目排定即可。 接著,那些決定今天要處理的郵件,我會利用編輯窗格下方的【移至清單】,將這封郵件從原本的專案分類清單,移動到一個我預先設立的【今日事今日畢】清單。
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 首先,因為我是一大早就先去安排好今天要處理的郵件,並且納入「今日事」這個專屬清單中,所以我一整天的工作裡,我就只要「專注」在這個清單中即可!不用到每個清單裡跳來跳去。
另外,設定一個專屬的「今日事」清單後,當你來到Google Calendar日曆服務,在左方的日曆清單裡開啟「工作表」日曆,然後在右方的工作表窗格中選擇這個【今日事】清單,這樣你的當天日曆行程裡就會出現紅色的工作表待辦事項。 因為Google日曆一次只能顯示單一工作表清單裡的項目,如果你的今日待辦郵件分散在很多清單時,Google日曆無法同時顯示,而有一個專屬今日清單的話就能解決這個尷尬問題。
最後,排定了郵件處理流程,那麼當然是一定要在今天把這些待辦郵件處理完畢,這時候就可以直接從Google日曆或Gmail中把這一項郵件打勾,這樣郵件就會加上一條刪節線。 我自己會把完成的郵件打勾,但是保留日期,也保留這封郵件在工作表中,這樣一來就能很明確的看到自己過去幾天完成了哪些要事。這除了有一點點滿足成就感外,更重要的是有時候會需要查詢之前做了什麼?而這就可以提供一個快速查詢的依據。 另外,如果說某一封郵件已經處理完畢,但是後續還有和其他相關工作郵件搭配的需要,那麼我會把這封郵件回存到它原本的清單中備查。
希望這樣的分享也能幫助大家優化郵件處理效率。 當然,更希望的是大家提出更多不同的意見或作法,因為更好的方法是需要經過交流才會誕生的,接下來就把討論交給大家囉! |
BleachBit 跨平台清理系統軟體,釋放磁碟空間與刪除隱私資料 Posted: 05 Jan 2011 09:12 PM PST 講到清理磁碟中的垃圾檔案,一般應該都會想到最有名的CCleaner,基本上如果你目前有慣用某個清理軟體的話(例如IObit Toolbox),倒也真的不需要去再找什麼同類軟體來替換,因為清理磁碟最主要的功能只是在於釋放一些硬碟空間(太久沒清可以到2GB以上),另外也刪除隱私資料,而這兩項功能一些知名軟體都能做得不錯且效果差不多。 那我今天幹嘛還來特地介紹另外一款「BleachBit」?當然BleachBit有一些自己的特色,譬如說同時支援Windows和Linux系統,是一款開源免費軟體,此外軟體除了有繁體中文介面外,執行一些清理項目前也有中文的貼心解說與提醒。 但這些都不是重點,而是我發現,自己每次清理系統的原因都是為了嘗試新的清理工具> < 因為電腦平常使用時沒有什麼「異象」的話,基本上我完全就不會想到優化的事情上。只有在偶爾看到一些沒用過的磁碟清理工具,為了好玩才動手清理一下,而這時很容易就清出了2GB以上的垃圾檔案了。
所以與其說這篇是想介紹免費軟體,不如說是提醒一下像我這種很久沒有清清電腦的朋友,可以趁機清理一下。 當然,任何清理系統的動作都可能有造成系統問題的風險,所以建議最好事先手動做好系統還原點,或是做一個系統備份。
01. 安裝BleachBit的過程很簡單,而且一開始就有繁體中文語系讓你選擇。
02. 安裝後進入BleachBit,軟體介面也很簡潔,勾選左方想要清理的項目,按下左上方的〔刪除〕按鈕,即可清理系統垃圾檔案與隱私記錄。 另外這裡有個我覺得不錯的設計,就是當你選擇某個清理對象時,右方窗格裡會顯示稍微詳細的解釋說明,這對一般用戶來說,就可以比較清楚的知道清理後會有什麼影響。
03. 除了幫你解釋每個清理項目的意義外,BleachBit還有一個貼心之處,就是當你選中一些「風險更大」的清理項目時,會自動跳出警告視窗,問你是不是確定要清理這一項?
04. 而左上方的【檔案】選單裡,還有像是粉碎檔案、清理可用空間等附加功能。 粉碎檔案的意思就是幫你徹底刪除你指定的資料,無法用其它檔案救援工具來還原,可以更有效保護你的隱私。 好吧!又真的已經很久沒有清理電腦的我,這次用BleachBit清出了1.7GB的垃圾、隱私檔案,那麼咱們下次再發現新的清理工具時見囉(誤)! |
Google Cache Continue Redux 繼續閱讀Google頁庫存檔網頁 Posted: 05 Jan 2011 06:56 PM PST 「Google Cache Continue Redux」是一款可以備而不用的小工具,我們通常用不到它,但特殊時刻可以提供便利的幫助。它的用途是當你進入Google「頁庫存檔」的快取網頁頁面時,會在每個連結旁邊增加一個黃色的「cache」按鈕,點擊後就可以繼續用頁庫存檔的方式查看其它網頁。 Google頁庫存檔就是對於網頁的歷史備份,在Google搜尋結果的每個項目後面一般都能找到一個「頁庫存檔」連結。如果一個網頁「剛剛被」刪除或修改,那麼有可能從頁庫存檔中找回失效網頁或舊版本原文。並非絕對找得回來,因為頁庫存檔會自動更新,但對於那些剛剛發生的事件資料,如果對方將網頁修正了,這時頁庫存檔一般都還留存舊資料。 而Google網頁歷史存檔有一個操作上的侷限,就是進入這個快取網頁後,如果點擊網頁內的其它連結,那麼就會還原到正常網頁中。所以「Google Cache Continue Redux」要幫你「繼續閱讀」歷史網頁,點擊站內其它連結,可以繼續看完整個網站的頁庫存檔。
很有趣的工具,然而就像一開始說的,用到的機率不高,但反正它裝著也不影響你的正常工作,而就像之前介紹過的「TryAgain 網頁載入發生錯誤時,自動重試並提供臨時查看工具」一樣,卻能在意外時刻發揮妙用。
但是要怎麼安裝「Google Cache Continue Redux」呢?這是一款GreaseMonkey腳本,如果你使用Google Chrome的話,直接到網頁中選Install安裝即可。 如果你使用Firefox的話,要先安裝「GreaseMonkey」擴充套件,然後再安裝「Google Cache Continue Redux」,非常簡單,或者還不太清楚的話也可以參考我之前寫的「GreaseMonkey 10+1個私房推薦腳本:讓網頁變好用的 Firefox 套件」一文。 |
You are subscribed to email updates from 電腦玩物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emails, you may unsubscribe now. | Email delivery powered by Google |
Google Inc., 20 West Kinzie, Chicago IL USA 60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