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8日星期二

電腦玩物最新文章●Opera 11.50 最新繁體中文版下載,Live Speed Dial 新分頁工具化

電腦玩物最新文章●Opera 11.50 最新繁體中文版下載,Live Speed Dial 新分頁工具化


Opera 11.50 最新繁體中文版下載,Live Speed Dial 新分頁工具化

Posted: 28 Jun 2011 07:32 AM PDT


opera1150-00

Opera瀏覽器在速度、效能與內建功能上一直有很好的表現,甚至大多時候優於其它瀏覽器,並且難能可貴的是Opera常常會領先的提出一些新的設計思維,並實作在瀏覽器中,例如現在很多人在不同瀏覽器上愛用的快速撥號套件,其實最先的發想者就是Opera。

有趣的是,在上一個正式版Opera 11.10中,Opera再次繼續針對它的新分頁快速撥號功能進行最佳化,加入了動態排版機制,而在今天推出的「Opera 11.50」正式版中,則帶來了Live Speed Dial的新設計思維。

這次Opera 11.50讓新分頁中的「快速撥號(Speed Dial)」可以安裝專屬擴充套件,有點像是iGoogle個人化首頁的widgets,現在Opera新分頁中能夠顯示天氣預報、即時新聞、當前時間等動態資訊,甚至還能設定倒數碼表、換算匯率,或者安裝一些小工具、小遊戲。

 

除了針對快速撥號功能進行增強外,這次的Opera 11.50當然也在各種最新網路技術的支援上有所增進。

並且一個顯而易見的改變,就是這次的Opera 11.50在介面上調整得更加簡潔素雅,我個人滿喜歡這樣的新風格。

opera1150-01
opera1150-02

 

接著讓我們來看看這次Speed Dial的新功能。在新分頁的空白格子上點擊加號,就可以添加新窗格,新窗格中可以和以前一樣加入新的網站網址,另外還可以下載安裝擴充套件。

這時候點擊彈出視窗左下方的〔下載更多延伸套件〕,就能瀏覽專門為Speed Dial設計的擴充套件。

opera1150-03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瀏覽「Speed Dial專屬套件頁面」,點擊右方的〔Install〕便能安裝。

我這邊介紹幾個有趣的新分頁擴充套件:

  1. The Weather:顯示天氣預報
  2. Photo Tagger:你可以將任何網頁上的圖片「打星」,這些圖片就會集中出現在新分頁的這個窗格中,方便你瀏覽(非常推薦)。
  3. oClock:類似HTC Sense的小時鐘。
  4. Live news feed:可以訂閱並顯示即時新聞摘要。
  5. Gmail on speed dial:顯示Gmail未讀郵件列表。
  6. Calendar:顯示月曆。
  7. CurrencyDial:換算匯率。
  8. Speed dial countdown:可以設定時間後開始倒數計時。
  9. IcoLog:記錄你所有到過的網站的圖示。
  10. Flickr Photos on Speed Dial:顯示Flickr精選照片。

opera1150-04

 

不過上面都還算是比較正規的個人資訊首頁玩法,所以讓我們來發揮一下想像力,看看Opera 11.50的新分頁還可以怎麼玩?

例如我們可以安裝「Whac Dial」,這是一個「打地鼠」套件,當小窗格中的地鼠探出頭時,你點下去就會計算分數。

不過有趣的是,這個套件可以設定「快速啟動網頁」,也就是你打地鼠的同時,除了得到分數,也可以連到你所指定的任何網頁。

opera1150-06

 

而Opera 11.50的快速撥號套件有一個特性,就是可以「重複安裝」。

所以我自己是這樣玩的,我安裝了8個打地鼠的套件在新分頁中,每個窗格都設定可以啟動不同的常用網頁,於是每次打開新分頁時,我就依照哪隻地鼠探出頭,立刻點下去,同時也決定我要進入哪個網站逛逛!

當然,這是無聊當有趣的玩法,但或許以後有人可以依據這些特性去設計出更不一樣的快速撥號專用套件也不一定。

opera1150-05

 

最後,還是讓我們來看看Opera官方為這次Opera 11.50的新快速撥號功能所拍攝的介紹影片吧!

Mosaic 讓Windows 7下載安裝微軟 windows 8 Metro UI 桌面介面

Posted: 27 Jun 2011 07:03 PM PDT


mosaic metro-01

Metro UI」是微軟為Windows Phone 7手機設計的介面,漂亮的色塊自訂組合,兼顧了按鈕與資訊的功能,推出後基本上一般都給予好評,而在前一陣子釋出的Windows 8作業系統預覽中,也確認微軟將會在Windows 8裡提供兩種可替換的操作介面:一個是傳統windows 7操作模式、一個就是Metro UI觸控模式

而有高手推出了一款「Mosaic Project」免費、免安裝軟體,可以讓你現在就在自己的Windows 7中整合進可切換的「Metro UI」,直接升級體驗windows 8的可能操作模式。

Mosaic Project軟體的前身是「Metro Home 2」,之前的Metro Home是以windows phone 7手機介面為模擬對象,而Mosaic Project將會學習windows 8的桌面作業系統介面,所以用在windows 7中除了有趣好看,也可以具備一定的實用性。

 

  • 01.

來到Mosaic Project網頁,到右方點擊〔Download〕下載最新版軟體。

mosaic-01

 

  • 02.

下載後解壓縮,然後點擊資料夾裡面的「Mosaic」檔案。

mosaic-02

 

  • 03.

這樣就能立刻在Windows 7中啟動Metro UI介面囉!它不是換掉你的windows 7桌面佈景,只是在windows 7的桌面加上Metro UI的「widgets」而已,所以我自己用起來還滿穩定的。

而操作方式也很簡單,啟動Mosaic Project後,滑鼠移動到桌面最右方「很細」的小黑邊上點擊左鍵,就會在右方打開功能列,這樣一來我們可以隨意的增加:

  • Widgets:各種桌面功能方塊,例如時間、天氣、圖片等等。
  • Pin Website:把網站預覽圖變成色塊釘在桌面上。
  • Pin application:把某個應用程式變成色塊釘在桌面上。
  • Options:設定。
  • Exit Mosaic:關閉軟體。

mosaic metro-03

 

  • 04.

讓我們先進入設定中,這裡可以勾選「Enable fullscreen mode」,這樣一來就會進入全螢幕的Metro UI(也就是看不到原本windows 7的工具列等等)。

如果沒有勾選,就會讓Metro UI桌面工具與原本的windows 7桌面並存。

mosaic-04

 

  • 05.

當加入各種功能、資訊色塊後,我們可以按住色塊並拖曳,這時候可以把色塊擺放到桌面的不同位置,自己能夠隨意去組合。

mosaic metro-05

 

  • 06.

在每個色塊上點擊右鍵,可以移除色塊,或者是進入單獨色塊的設定中。

這裡要特別提醒大家的是,我自己在嘗試要登入「Gmail」色塊時會導致Mosaic發生錯誤,不知道是我的問題還是軟體Bug。

整體來說,Mosaic還是一個非常有趣且有用的桌面自訂小工具,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趕快使用Mosaic來體驗看看windows 8裡的Metro快速方塊介面,試試看到底實不實用囉!

mosaic metro-06

小众软件

小众软件

Link to 小众软件 - Appinn

Mactracker – Mac 信息百科全书 [Mac] | 小众软件 > Mac

Posted: 28 Jun 2011 02:58 PM PDT


Mactracker 不光能够提供用户当前使用 Mac 的所有软件硬件信息(包括 System Profiler 里面找不到的),还能提供几乎所有型号苹果电脑产品和周边产品(打印机,鼠标,Magic Trackpad等)的信息——甚至包括某型号全球各地初始售价、支持的 Mac OS 版本。Mactracker 本质上是 Mac 产品型号的数据库,还提供多型号对比功能,对于苹果研究者和考虑升级的用户尤其实用。@appinn

Mactracker   Mac 信息百科全书 [Mac][图] | 小众软件

Mactracker   Mac 信息百科全书 [Mac][图] | 小众软件 下载( MB): MAS | 官方 | 来自小众软件


©2011 Thruth for 小众软件 | 原文链接 | 0 留言 | 加入我们 | 投稿 | 订阅指南

Mactracker   Mac 信息百科全书 [Mac][图] | 小众软件

相关文章

FLAC Comment Editor – 修改 FLAC 文件标签 | 小众软件 > 媒体工具

Posted: 28 Jun 2011 01:26 AM PDT


FLAC Comment Editor 是一款修改 FLAC 音乐文件 tag 的软件。@Appinn

FLAC Comment Editor   修改 FLAC 文件标签[图] | 小众软件

现在大家对于音乐的音质需求越来越高,FLAC、APE 等格式的音频文件更是开始取代电脑里的 MP3。FLAC Comment Editor 就是一款专门修改 FLAC 音乐文件 tag 的软件。你可以按 load 按钮或拖曳 FLAC 音乐文件到界面上方的空白框架。软件就会显示出 FLAC 音乐文件的 tag。修改后按 save 保存即可。

FLAC Comment Editor   修改 FLAC 文件标签[图] | 小众软件 下载(9.5 KB): uudisc | 官方网站 | 来自小众软件

@scavin: FLAC 格式在维基中这样被描述:

FLAC 即是 Free Lossless Audio Codec 的缩写,中文可解为无损音频压缩编码。FLAC 是一套著名的自由音频压缩编码,其特点是无损压缩。不同于其他有损压缩编码如 MP3 及 WMA(9.0版本支援无损压缩),它不会破坏任何原有的音频资讯,所以可以还原音乐光碟音质。现在它已被很多软体及硬体音频产品所支持。


©2011 柴柴 for 小众软件 | 原文链接 | 7 留言 | 加入我们 | 投稿 | 订阅指南

FLAC Comment Editor   修改 FLAC 文件标签[图] | 小众软件

相关文章

File Repair – 免费小巧的文件修复工具 | 小众软件 > 系统工具

Posted: 27 Jun 2011 04:58 PM PDT


File Repair 是一款免费的文件修复工具,可以修复因病毒、断电、程序崩溃或者网络问题导致损坏的文件。支持文本、视频和音频等众多文件格式,不过可惜的是不能批量修复。 @Appinn

File Repair   免费小巧的文件修复工具[图] | 小众软件

支持的格式:

  • Word documents (.doc, .docx, .docm, .rtf)
  • Excel spreadsheets (.xls, .xla, .xlsx)
  • Zip or RAR archives (.zip, .rar)
  • videos (.avi, .mp4, .mov, .flv, .wmv, .asf, .mpg)
  • JPEG, GIF, TIFF, BMP, PNG or RAW images (.jpg, .jpeg, .gif, .tiff, .bmp, .png)
  • PDF documents (.pdf)
  • Access databases (.mdb, .mde, .accdb, .accde)
  • PowerPoint presentations (.ppt, .pps, .pptx)
  • music (.mp3, .wav)

P.S. 我翻遍了整个电脑也没找到很好的测试样本,所以没有测试软件效果。

File Repair   免费小巧的文件修复工具[图] | 小众软件 下载(785.8 KB): uudisc | 官方网站 | 来自小众软件


©2011 socekin for 小众软件 | 原文链接 | 9 留言 | 加入我们 | 投稿 | 订阅指南

File Repair   免费小巧的文件修复工具[图] | 小众软件

相关文章

精品博客

精品博客


更新博客的动力 —— Alexa 和 PR

Posted: 27 Jun 2011 07:26 PM PDT

Alexa 和 PR今天,Google 的 PR (Page Rank) 更新,距离上次更新也有几个月了。

在这次更新中,精品博客的 PR 值没有变,还是 4,我都不知道该高兴还是不高兴,因为博客自从被墙后,流量大降,PR 值没有降是该高兴的,但是作为一个衡量博客排名的数值,PR 一直不变也说明了博客没有进步,这是该不高兴的。不过英文博客 Free Nuts 的 PR 值倒是由 4 变到 5,这是该高兴的,至少可以表明 Google 又喜欢我的博客多一点,写博客的动力也多一点。

对一个靠写博客为生的人来讲,博客在任何方面的进步都是值得高兴的,比如,当博客的读者数量增加时,我会很高兴;当有人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评论时,我会很高兴;当博客上的广告收入越来越多时,我也会很高兴。但是在早期,这样的高兴是奢侈的,因为流量、留言、收入都少得可怜,令人看不到前途,甚至怀疑是不是入错行了。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更新博客的动力基本上就是博客的 Alexa 和 PR 这两个排名,由于 PR 很久才不定期更新一次,而 Alexa 则天天更新,所以,实际上我是在浏览器上安装了这些扩展,然后天天看着博客的 Alexa 值更新博客的。

Alexa 值越小,表示博客的排名越高,最小值为 1,也就表示博客的排名第一。早期,博客的 Alexa 值变化是很大的,有时一天可以降低几十万,今天还是 500 万,明天就差不多排到前 400 万,这样一看,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基本上,只要天天更新,博客的 Alexa 值是会越来越小的,除非博客流量突然下降得很厉害(例如博客被墙)。精博的 Alexa 值曾有段时间是几万,被墙后迅速上升,现在已经是几十万了。Alexa 值已经不能作为更新精博的动力了,但仍然是更新英文博客的动力之一,因为 Free Nuts 的读者大多数是老外,他们不受伟大防火长城的限制,尽管有一些是来自伊朗、越南、巴基斯坦等这些和中国一样采取网络审查制度的国家,但是这些国家并没有封锁我的博客。所以,Free Nuts 的 Alexa 值还是一天一天地下降,博客排名一天一天地靠前,看着就会高兴。

当然,除了 Alexa 和 PR 的排名,文章中提到的流量、评论和收入等这些因素的增加也是更新博客的动力,甚至有时候 GFW 都可以作为更新博客的动力,因为当手上的工具翻不了墙时,我就会去寻找新的翻墙工具,然后在博客上推荐。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精品博客

本文链接地址: 更新博客的动力 —— Alexa 和 PR

相关博文:

  1. 一个浏览器,独步互联网
  2. 浏览器兼容性不影响 PageRank
  3. Quarkbase Dot Com

2011年6月27日星期一

電腦玩物最新文章●Google下架軟體、北市罰重金對槓,誰來回應消費者與開發者?

電腦玩物最新文章●Google下架軟體、北市罰重金對槓,誰來回應消費者與開發者?


Google下架軟體、北市罰重金對槓,誰來回應消費者與開發者?

Posted: 27 Jun 2011 03:44 AM PDT


相信許多Android用戶都已經知道、已經發現台灣的Android Market上看不到任何付費軟體了!?這是因為之前台北市政府要求Google、Apple回應台灣消費者保護法中針對「郵購買賣」的「七天鑑賞期」要求,結果Apple率先在上週回應了會配合(但還不知道會怎麼配合),然後Google也在今天給了回應。

參考:Google停售付費APP 拒絕遵循臺灣法律 臺北市重罰一百萬

但是,Google的回應卻是把台灣Android Market上的付費軟體全部下架,意思似乎是說,我不願配合這個七天鑑賞(原法條中是針對郵購買賣)的台灣法律要求,所以乾脆不讓台灣用戶上Android Market買軟體。

「數位軟體退費」其實是一個很值得討論的議題,不過被衝動的台北市政府和同樣衝動的Google這樣一搞,演變成北市府和Google的意氣較勁,似乎這個議題裡真正值得重視的「消費者」、「開發者」權益已經沒人在意了?

 

 

目前全世界的數位下載購買似乎沒有什麼明確的退費通用規範,原本Android Market上倒是有提供15分鐘內下載試用後可退費的功能(更早期的時間限制是24小時),使用者下載後覺得不適用,可以到Android market直接退費。

而Apple的App Store則是提供下載軟體後30天內如果覺得軟體有問題,可以寫信給Apple要求退費,我自己沒有實際試過Apple的退費機制,但身邊朋友有因此退費成功的經驗。

現在台北市政府似乎無視Google和Apple原有的退費功能,而強制要對方以台灣法律規定來進行軟體退費,但這裡最大的問題可能是:台灣的消費者保護法中其實沒有針對「數位下載」進行明確法律規範,而現在北市府逕行以傳統的「郵購買賣」的規定來類比,光這一點作法就非常有爭議。

(不過近幾年消保法與網路交易間相關的疑義討論很多,只是台灣立法上一直沒有認真去重新思考這一塊問題)

 

 

面對這樣一個新聞事件,可能一開始在網路上看到的都是「台北市政府無理」或「Google無理」這樣的言論,但其實如果仔細想一想,就像我前面說的,這個事件裡真正應該被重視的是「消費者」、「開發者」的權益才對,怎麼變成台北市和Google的對幹?

所以下面我想列舉一下自己思考的幾個層面,提供大家一起來做更深入討論。

 

 

  • 1.Android App原本購買後15分鐘內可退費合理嗎?

依據我自己的使用經驗,假設下載軟體後立刻試用,大概也有10分鐘左右的嘗試時間,這在大多時候是可以達到「試用」產品的目的。之前我曾經購買過兩款付費軟體,但是在試用後發現不太符合自己需求,也都有成功退費。

而Android App的退費只要直接到Android Market網頁上選擇退費即可,很方便。

但如果真的要說的話,15分鐘其實是一個有點趕的時間,對消費者來說必須趕快試用,或者必須熟悉Android操作機制,才能即時退費。

 

  • 2.台北市政府用「消保法的郵購買賣」來規範下載數位軟體也要有七天鑑賞期的機制合理嗎?

「郵購買賣」、「訪問買賣」指得是因為特殊的購買機制,讓用戶在購買前無法真正接觸到商品面貌(例如PCHOME網路購物),所以規定必須提供商品到貨後的七天鑑賞期。

不過用戶必須真的只是經由「鑑賞」後發現商品不適合自己、不是自己想像的樣子,才能要求退貨,而通常這時候都會要求產品必須保持內容物、包裝等的一定完整性。

從上面兩點來看,「數位軟體」是不是在沒有購買前就無法接觸商品面貌呢?另外「數位軟體」如何在下載後認定用戶只有經過「鑑賞」,而沒有真正的使用過?這裡其實應該有不同於傳統實體產品的思維方式,而不是拿著舊法律硬要套到不適用的新機制身上。

數位軟體,尤其像電子書,因為很容易複製保存,和一般所謂的「實體商品」有非常大的不同,所以在購買機制上不能夠一概而論,若是真的提供七天鑑賞期可退費,那軟體開發者的權益怎麼辦?

 

  • 3.Apple的七天鑑賞期回應會怎麼兌現?

這裡更有趣的一點是,Apple居然回應了願意配合七天鑑賞期的台灣法律規定(其實這也只是北市府片面提供的說法),但是怎麼配合?這裡似乎就找不到詳細的說明了,而這就是最弔詭的地方。

在Apple原本的App Store機制中,提供了30天內用戶可以寫信說明軟體不適用原因,並要求退費的機制,但是現在所謂的「七天鑑賞期」到底是什麼機制呢?是在App Store中加入一個直接退費的按鈕?還是七天內可以寫信要求退費?

但如果是後者的話,那不就比原本的規定時間還要短,所以這裡其實應該要關注到底Apple會提供什麼樣的鑑賞退費機制。

 

  • 4.Google的作法合理嗎?

Google面對台北市政府的要求,即使很難配合,即使台北市政府的要求可能有問題,但Google選擇「快意」的把台灣Android Market上的付費軟體全部下架(隱藏、限制下載),這樣的作法合理嗎?

我們都知道,去年Google因為拒絕配合中國的網路內容審查要求,而將Google搜尋中國版(谷歌)的網站「變相」下架。然而,前一次Google有著保護網路言論自由的理想,那麼這次Google在台灣強制下架付費Android App的作法,是賭氣?還是為了什麼理想?

Google在台灣下架付費Android App的作法,其實連帶的也傷害了台灣的軟體開發者、軟體消費者,雖然不知道下架時間會持續多久,但Google片面的關閉一個原本和App開發者共享收益的服務,卻沒有任何事先的通知或溝通,這真的對台灣的Android App開發者來說情何以堪。

 

 

  • 小結:

希望Google將台灣Android market內全部付費軟體下架的作法只是一個過渡性的事件,而最終在App開發者、App消費者,還有Google與台北市政府之間能找到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法。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台北市政府提出了一個缺乏深思熟慮的要求(七天鑑賞期),然後Google回應了一個同樣有點意氣用事的反擊(付費軟體在台灣全部下架);就我看來,這兩方其實最終都沒有去考慮到那些真正用心在製作App的開發者權益,也沒有真正去思考軟體消費者的需求。

我自己的想法是,從軟體消費者的立場來說,Google原本就提供了Android Market上直接進行線上退費的功能,這一點是原本一定要寫信才能退的Apple可以學習的。

而台北市政府所提出的七天鑑賞期,對於數位軟體產品來說實在不適合,那麼Google原本的15分鐘內是否合理呢?早期Android market上其實有提供24小時內的退費機制,但是後來被改成15分鐘,這裡面的原因為何?在保護消費者與顧及開發者權益間如何平衡,才是大家需要坐下來好好想一想、談一談的問題。

最後,邀請大家也談談你們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