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31日星期五

精品博客

精品博客


《Twitter的“幻想营销”》的十大技术性漏洞

Posted: 30 Jul 2009 05:18 PM PDT

Howard's Startup Game 博客昨天发表了《Twitter的"幻想营销"》一文,文章引发了不少评论,上了玩聚SR 头条,引起了我的注意。

于是,为了骨头里挑鸡蛋,我把这篇文章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看到有点生气,只好抓些把柄来解气。而为了避免再次出现 "Zac认为.html要比.php的权重要大"而引发误导之类的事情,我直接引用原文,不做任何的转述。

我发现的漏洞不多不少,刚好 10 个:

漏洞1、事出有因,查无实据

文章中有很多地方的引用都没有给出来源,例如:

  • "twitter一直很骄傲的说自己有移动性";—— Twitter 有这样说过吗?
  • "只有是twitter的才可以称为'高度移动性'";——这只是作者个人的想法吧?
  • "产生于twitter本身的高价值信息非常少"。—— 有证据吗?

漏洞2、信息的质量用字数来衡量

  • "更何况twitter那短短140个字符的容量很难容得下高质量的信息。"

古有七绝五律之诗歌,今有长歌当哭之感慨,拿字数的多少来衡量信息的质量,就好比拿头发的长短来衡量女人的容貌。

漏洞3、信息的质量用金钱来衡量

  • "要判断信息的质量很简单:扪心自问,你愿不愿意为了看别人的tweet付钱?"

从这话里可以得出"别人愿意付钱的信息才是有质量的"。但是 Keso 在 Twitter 上发布的信息是免费的,为什么却是"基本上还属于值得一看的信息"呢?那不是自相矛盾了吗?

漏洞4、把 Twitter 上的信息理解为 "广播"

  • "Twitter上的信息分两类:一类是偶像级人物的广播,比如keso,发布业界相关的一些讯息和看法,基本上还属于值得一看的信息。剩余的大众级广播,基本属于无聊者的自言自语和无病呻吟。 "

其实,@reply 是一种交流,DM 是一种私聊,这两种 Twitter 信息如果也叫广播,那么世界上所有的语言文字都是广播了。

漏洞5、把普通的 Twitter 用户视为无聊者

  • "剩余的大众级广播,基本属于无聊者的自言自语和无病呻吟。"

可惜文章没有说明谁是"偶像级",谁是"大众级",要不 Twitter 用户就被分为三六九等了。

漏洞6、混淆 Twitter 网站的本质

  • "一个网站如果无法提供高价值的信息,就无法吸引访问者。"

Twitter 主要是一个提供交流的平台,而不是提供什么信息的网站,Twitter 上的信息都是用户产生的。

漏洞7、误解"传播"的概念

  • "正如大部分的blog都很孤独一样,大部分的twitter用户根本无法真正传播出自己的声音。 "

Blog 是一个网站或者网页,Twitter 用户是人,两者怎能对比?另外,传播,英文叫 Communication, 根据维基百科的解释,是指从一个主体向另一个主体传递信息的过程。所以,只要信息一发布,就算是传播了,哪里还有什么真假传播。

漏洞8、认为 Twitter 上的信息是无价值的

  • "搜索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有价值的信息,而不是搜140个字符的无病呻吟,既然有价值的信息都在于twitter之外,搜Twitter就不如搜google。"
  • "而这些系统性的、高价值的信息,在140字符的twitter上是不可能存在的,只有google这类服务才能提供。"

文章开始是说"twitter那短短140个字符的容量很难容得下高质量的信息",后来就直接说"有价值的信息都在于twitter之外"了。照这种说法,keso 发布在 Twitter 上的信息也是没有价值的,但是文章之前却强调 keso 的信息"基本上还属于值得一看的",这不又拿自己的矛戳自己的盾了吗?

漏洞9、概念混淆

  • "直接拿手机拍摄video传到qik或youtube不是更快更有新闻性?"

CNKI 知识元数据库对"新闻性"的解释有 7 种,但是每一种解释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对象是信息本身,而不是信息的传播途径。所以 Video 是否具有"新闻性"跟它传到 qik 还是 youtube 都没有关系。

漏洞10、局限了 Twitter 的用途

  • "这表明大量用户的消息没有被广泛传播"。

原文从头到尾都把 Twitter 的用途局限于所谓的信息"传播",鉴于文章中的"传播"概念被误解,并且前面被加上"广泛"两个字,以及拿 Keso 来做例子,所以我认为原文所说的"传播"就是"广播"或者"传递"——即以使尽可能多的人看见为目标的信息发布,没有包括相互之间的交流。

其实,除了发布信息,Twitter 还可以用来作为亲朋好友的联系工具、作为企业的售后服务点、作为寻找对象的空间,等等。虽然我对"调查数据"没有什么兴趣,因为都是有水份的,但是既然原文引用了新浪"翻译"但是没有注明原文出处的数据,我这里也引用 eMarketer 原创的注明数据来源的数据:41.6% 的用户使用 Twitter 是为了和朋友保持联系。

-------------------------------------


© 逛逛精品博客,看看博客精品。| 转载请遵循"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的创作共用协议。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